集团新闻
NEWS
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产业板块 ,竭诚向社会奉献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。

马牧青 :民宿是城市文明与乡土传统的交融点

2024-2-5 17:18:37

民宿无疑是弹性情怀和硬性商业糅合的产物 。对于经营者 ,需要具备“家人”与“客人”的双重接待认知 。服务条件是可以被标准化的 ,但暖心的“家人”意识则体现于无微不至的细节里 ,是嵌入民宿主骨子里 、经营理念的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与品牌中的 ,是乡土文化的原态表达与原真传承 。而这些有时是真的装不出来的 ,更是买不来的 。


 

之所以说 ,民宿是城市现代文明与乡村传统文化的一个交融点 ,是因为在国家两大战略——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 ,城乡融合无疑是共同路径 ,也是唯一路径 。虽然表面上看 ,是物质层面的“钱 、地 、人”的流动 ,但在精神层面却是城市现代文明与乡村传统文化的交汇与碰撞 ,而且精神层面的交融 ,会反过来强力融合 、引导和推动“钱 、地 、人”物质层面的交融 。
乡村民宿 ,无疑是现代城里人的发明 ,且是在物质文化生活达到非常优裕的条件下 、适应当下城里人的休闲度假旅居需求而搞出来的一款时尚产品 。既然在相对落后的乡村搞民宿 ,必然会有新旧文化 、理念和意识的碰撞 ,继而发生从古到新 、从俗到雅 、从乡到城 、从吃到住 、从大众到高端 、从土特到文创等一系列形态与业态的升级迭代 。
回溯一下 ,民宿从一开始就是有闲心 、有闲情 、有闲钱的城里人去某个生态环境和风景优美的所在去玩着搞的 ,或者在景区外围 ,或者在田园乡村 ,或者干脆就在旅游区内 ,邀朋唤友 ,煮雪烹茶 ,围炉夜话 ,享乐人生 ,几多消遣 ,几多惬意 ,其实 ,发轫之初 ,压根就不是奔着挣钱去的 ,这也许是所谓“初心” 。莫干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(《》) 。
至于城市民宿 ,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。


及至后来 ,有些小老板跟着搞 、个别所谓知性白领人士跟风搞 ,甚至个别地方政府大力倡导搞 、有些企业集团大规模推动搞……或因为自己的农家乐 、乡村客栈被民宿挤得干不下去了 ,不得不搞 ;或为了自己一点小资情怀 、又想轻轻松松过小日子,偶尔还可能发大财的梦想 ;或为了政绩而随大流 ,却又不知民宿为何物 ?也不研究民宿自身规律与市场 ,而作为新兴行业轻率推动之 ;或新组建集团 ,一整合不小心规模就大了去了 ,正愁有钱没处投,于是忙不迭地把民宿作为一个产业搞……这些大都变了味 ,失去了当初民宿之所以为民宿的“初心” 。

民宿 ,首先是蕴蓄 、渗透、凝结着当地文化 、乡土礼仪和情怀的“家” ,民宿主应像对待家人一样从心里真正关爱每一个借宿者——此乃人文关怀 ,亦即软件条件 ,也是区别于星级宾馆的内核 。

其次 ,为平衡收益 ,民宿又不能单靠情怀吃饭 ,它不得不进行商业化运营 ,这就要求必须像对待客人一样关照每一个住宿者 ,因此需要由城市文明所带入的服务品质以及舒适度——此乃硬件条件 ,也是区别于较为低级农家乐的外在设施配套 。

从这两点来讲 ,民宿无疑是弹性情怀和硬性商业糅合的产物 。对于经营者 ,需要具备“家人”与“客人”双重接待认知 。服务条件是可以被标准化的 ,但暖心的“家人”意识则体现于无微不至的细节里 ,是嵌入民宿主骨子里 、经营理念的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与品牌中的 ,是乡土文化的原态表达与原真传承 。而这些有时还真是装不出来的 ,更是买不来的 。

对于住宿者,直击心灵 、怦然心动的精神震颤 ,也恰恰在于此 ,有时是一瞬间的 ,仅仅一个闪念而已 ,却可以记你一辈子 、想你一辈子 、爱你一辈子 ,就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 、一个念想 ,不断给你引来他的家人 、亲戚和朋友 。

民宿招待的不仅仅是过路客 ,更多地是熟客和回头客 。

单凭情怀 ,也许没有住在乡村老乡家里更有“民”和“家”的意味 ;单凭服务 ,更没有城市星级酒店的舒服 。民宿 ,其实就是城市文明与乡村礼仪的一个交融点 ,既如此 ,两者之间 ,需要寻找一个结合点和平衡点 。
民宿不宜做多 ,国家有关部门的上限就是14间 。民宿原则上不宜连锁 ,因其压根就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产业 ,一旦概念化 、复制化 、异地化延伸 ,就很容易失去自我 、失去温情 、失去初心 ,从而掺杂过多商业成分 。

民宿一旦规模大 、距离远 、人员杂 ,必然就关顾不过来 ,这就需要寻求管家服务 。管家服务则意味着亲情化的淡漠、标准化的侵入 ,以及宾馆式的微笑,民宿也就不再成其为民宿 。

文章来源 :青蓝文旅 ,如有侵权 ,请联系删除